中国特产博览会:创新技术从“纸上”跨越到现
发布时间:2025-10-16 09:50
中新网大连10月15日电 (记者 杨毅)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博览会(简称“专交会”)15日在大连闭幕。此次以“专利转化与申请赋能创新发展”为主题的全国性盛会,将集中展示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专利成果,让创新技术从“纸上”跨越到现实。 走进展区,切割技术之美扑面而来。上海致远创新展台前,Omnihand灵巧手依靠16自由度设计和柔性驱动专利,可以抓取小零件并模拟手的屈伸。 “它可以模仿90%以上的人手精细动作,在微创手术、高端制造等场合发挥作用。”致远机器人知识产权负责人李宇翔表示,这一突破性成果gh的专利技术让机器人从“机械执行”走向精准应用。 在展会上,一个机器人弹钢琴。中新网记者 杨毅 摄 展厅内的“人机音乐会”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。机器人“演奏者”坐在钢琴前,依靠算法控制的双手精确定位琴键,与人类小提琴家默契配合地演奏《茉莉花》等曲目。其演奏水平达到钢琴六级标准。“未来将允许机器人进入工厂和家庭,让专利成果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。”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员陈景略说。 专业展会上,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专利成果展现了强劲的市场前景。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“Heloid Arm柔性机器人食品检验”直接增加通过专利的视觉定位和功率反馈技术,观察效率提高三倍; “中国移动家庭机器人”依托近百项专利,实现自主交互和操作的突破,可提供家庭团聚、学习协助等服务。生物医药展台前,高通量检测试剂依托微流控芯片专利,一次压缩传统24次发现流程,为医学检测领域的提速增效提供技术支撑。 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工厂的批量生产,从寻常百姓家的展台,专利技术成为激活产业创新活力的主要引擎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8月底,我国专利转让许可登记量达115.4万件,企业发明产业化率持续提升。专利授权量达到53.3%,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 机器人与客人互动。中新网记者 杨毅 摄 但创新成果落地仍面临挑战。如何将实验室的“专利论文”转变为生产线上的“硬产品”,如何大规模落地基础应用场景,如何通过更完善的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是当前创新主体面临的共同问题。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陈益民认为,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之本,要加大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加强国际合作,培育更多国际知识产权。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表示,推动创新的关键在于知识产权。磷保护创新,坚定公平保护知识产权,让知识产权更好赋能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洪森指出,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,绿色转型动力强劲。他表示,本届交易会不仅是重点产品的“技术展示”和技术对接的“实践会”,也是中国专利继续从国际布局走向产业实施的重要舞台,为全球创新合作提供优质平台。 (超过) 您如何看待“软实力”? 中华文明建设为何硕果累累? 果实是否因为“科技与努力”而变得越来越甜?农业专家这样说 新生产力正在驱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经过三代人的坚持,柯基是如何将沙漠变成“金山”的? 惩治射钉枪改装火药枪罪,最高法发布标准案例 形意拳藏合月,刚柔相济铸就武术精神 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如何联系? 长江是“江”,黄河是“河”。河流和河流有什么区别? 放宽公务员招考年龄释放出什么信号?中国新闻网评论:企业招考也应放宽年龄限制 历时八年半的“国产潜艇”项目如期交付?台国防部长:难! 全国统一市场,统一在哪里? 税收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将持续向好 全球竞争打卡,中国好感度持续上升 贝欣陕西“南水北调”,唯有水才能引领经济 全国70%以上的炸鳜鱼都来自阳春小镇! 山水之间,在河流中读懂中国